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金华市博士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2 12:45:33   浏览:928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金华市博士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金华市博士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
金政办发〔2008〕5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金华市博士津贴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八年十一月十八日



金华市博士津贴管理办法

一、为进一步优化人才的引进培养环境,激励创新创业,充分发挥高层次科技人才服务我市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特制订本办法。
二、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以下简称博士),在金华市区范围企事业等单位(包括浙江师范大学)工作的,可申请博士津贴。
三、博士津贴所需经费列入财政年度预算,按实列支。
四、博士津贴分为基础津贴和科研津贴。基础津贴每人每月200元,科研津贴每人每月300元,每半年领取一次。
五、博士津贴享受期限。基础津贴享受期限从领取《金华市人民政府博士津贴证》次月起。科研津贴从科技项目立项文件下达次月起,原则上与承担项目的计划实施期限一致,一般不超过两年。项目计划实施期限小于两年的,按实际实施期限计算,项目延期的,需提出延期申请;同时承担两个及两个以上项目的,交叉期间不作重复计算。
六、博士津贴的申请和领取。在婺城区、金东区范围工作的,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金华市博士津贴申请表》,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将博士学位证书、劳动(聘用)合同等相关附件一并报市科技局;申请科研津贴的,需提供承担市级以上科技项目(限项目组成员排位前三名)的证明文件。在市直单位等工作的,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后报市科技局审核,经公示后核发《金华市人民政府博士津贴证》。博士津贴享受人员凭津贴证到市科技局办理津贴领取手续。
七、建立博士津贴享受人员年度考核制度。重点考核博士津贴享受人员的德才表现和项目实施情况。在婺城区、金东区范围工作的,由本人在每年12月底前填写《金华市博士津贴享受人员年度考核表》,经所在单位和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于次年1月底前报市科技局;在市直等单位工作的,由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后报市科技局。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博士津贴发放和科技项目立项的依据。
八、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再享受博士津贴:
(一)年度考核不合格的;
(二)调离金华市区工作或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
(三)已办理退休或提前内退手续的;
(四)有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等违法违纪行为的。
九、因非不可抗力造成项目中止或未按计划完成的,取消科研津贴享受资格。
十、建立博士津贴享受人员联系制度。市科技局应及时了解和帮助协调解决博士在科研、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听取工作意见和建议,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
十一、鼓励博士承担各级各类科技项目。引导博士围绕我市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与企业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转化科研成果,解决影响我市主导产业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难题。
十二、博士所在单位要保障博士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条件从事科研等技术创新工作,努力创造工作、生活条件和环境,并及时向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反馈博士工作等有关情况。
十三、博士承担科技项目的申报与管理按相关规定执行。
十四、各县(市)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十五、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滚装船”和使用托盘、集装袋运输计收货物装卸费的规定

交通部


“滚装船”和使用托盘、集装袋运输计收货物装卸费的规定

(79)交港字59号



随着水运事业的发展,兹对“滚装船”和使用托盘、集装袋运输的装卸费计收规定公布如下,自1979年1月20日起试行。
一、“滚装船”国外进出口货物卸货费标准:船舱→船边的卸货费,由船方负担。按《港口费收规则》“国外进出口货物装卸费率表”中“船方付费”栏“船舱→船边”的相应货类(笨重的按笨重货物)以“船舶起重机械”“一般货舱”的装卸费率减半计收。
船边→库场的卸货费,由收货人负担。按上述费率表“货方付费”栏相应货类(笨重的按笨重货物)的“船边→库、场、车、船”装卸费率计收。
二、对采用托盘、集装袋运输的国内外进出口货物,一律不以“笨重货物”费率计收装卸费。



海南省关于政纪案件立案批准权限的暂行规定

海南省政府


海南省关于政纪案件立案批准权限的暂行规定
海南省政府


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机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试行办法》关于政纪案件实行分级立案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对违反政纪案件立案批准权限作如下暂行规定:
(一)省人民政府直属机关、海口市、三亚市人民政府的正厅级干部以及省人民政府任命相当这一职级的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违反政纪需要立案调查的问题,由省监察厅呈报省长批准立案;副厅级干部、省属各公司正副经理、各县(市)正县(市)长,违反政纪需要立案调查的问题,
由省监察厅呈报分管监察工作的副省长批准立案;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正、副处级干部的违反政纪需要立案调查的问题,由省监察厅决定立案。
(二)各县(市)副县(市)长,违反政纪需要立案调查的问题,由本单位做出意见报省监察厅决定立案。
(三)省直属各厂矿企业、国营农(林)场正副厂(场)长违反政纪需要立案调查的问题,由省主管部门决定立案,报省监察厅备案。无主管部门的单位,由省监察厅直接决定立案。
(四)省人民政府直属企事业单位中自行任命的中层干部违反政纪需要立案调查的问题,由本单位决定立案,报省监察厅备案。
(五)省人民政府直属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级以下的行政人员,违反政纪需要立案调查的问题,由本单位决定立案。
(六)海口市、三亚市人民政府直属机关和市辖区的正、副处级干部以及人民政府任命相当这一职级的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违反政纪需要立案调查的问题,由市监察局报告市人民政府领导决定立案;正副科级干部违反政纪需要立案调查的问题,由单位做出意见报市监察局批准立案;一
般行政工作人员,违反政纪需要立案调查的问题,由单位决定立案。
(七)各县(市)人民政府直属机关、乡(镇)的正、副科级干部以及人民政府任命相当这一职级的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违反政纪需要立案调查的问题,由各县(市)监察局提出意见,报告县(市)人民政府领导决定立案;股级以下行政工作人员,违反政纪需要立案调查的问题,由单
位做出意见,报县(市)监察局决定立案。
(八)属于双重领导单位的行政工作人员违反政纪需要立案调查的问题,由任免干部的一方受理立案。
(九)严重违反政纪的单位,由它的上一级行政监察机关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或者行政领导决定立案。
(十)上级监察机关对属于下级监察机关立案范围的重大案件,必要时可以直接立案。
(十一)两个以上单位或者部门联合调查的案件,由主办单位办理立案手续。
(十二)省、市、县监察机关在确定对监察对象立案调查时,如与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意见不一致,应当请示上一级监察机关作出决定。
(十三)对属于省各级人代(人大)常委会任免的行政工作人员立案时,应当同时报任免其职务的人代(人大)常委会备案,查处结果也应当报该级人代(人大)常委会备案。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89年3月2日